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匠心之美·张志忠 | 匠心筑基,雕琢“中国精度”

来源:     作者:徐嵩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7日     浏览次数:         

  张志忠,澳门新京6692am产业基础研究院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河北大工匠获得者,十三所劳动模范,也是河北省张志忠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荣誉加身,他却初心如磐,提起这些称号和过往的成绩,他只是憨憨一笑不多言语,但若问起他的生产工作,他却兴奋地像个孩子,变得滔滔不绝。

  成长之路绝非坦途,刚入职时青涩、稚嫩的张志忠只是一名普通铣床操作工。老师傅们都是手摇普通铣床进行加工切削,整个部门只有两台数控机床,而年轻的他却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开上一台数控机床。

  这期间,张志忠一心一意扑在了各类专业书籍中,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研究可使用的各类齿形、角度的刀具。他最大的兴趣就是一遍遍研究加工工艺方案的设定和优化,为了不影响生产任务,他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思考,在脑海里模拟加工,把方案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下班后拿出时间来进行实操验证,第二天再把方案拿出来请教老师傅,与他们共同探讨验证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在严格而反复的自我磨练中,他出人意料的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如愿以偿,也为自己技艺精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他又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从让软件编程代替手工编程到自主制作模具辅助升级数控机床,从一遍遍优化工艺方案到自主学习掌握一百余种刀具在加工中的使用技巧……面对废品件他从不气馁,咬紧牙关从头再来;面对枯燥的切削他耐得住寂寞,蹲守设备前判断着切削液、温度、振动等细节对每一次加工的影响。张志忠凭着对探索新技术的欲望和对提升技术能力的执着,坚持了下来。

  随着研究院快速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氛围愈发浓厚;部门任务量的上涨迫切需要各类高效的创新,对技术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此时的机遇和各类重难点任务张志忠没有焦虑,反而倍感兴奋。高频波导零件的加工难度大,别人望而却步,却成为了张志忠的加工绝活——0.05毫米的铣刀刀片极易折断,哪怕屏气凝神摘下刀片保护套的小动作都可能使刀片无法使用,可即便这样,他仍坚持克服困难用其铣出了0.06毫米的高频波导槽,确保最终精度误差在±0.005毫米。

  薄板类零件加工难,他不断计算设计解决方案,跑遍京津冀范围内的市场寻找优化改造机床的关键部件,创新改造使加工效率提高20倍,厚度尺寸加工精度从0.1毫米提升至0.02毫米,表面粗糙度改进也有了数倍的提升。二十余年来,张志忠已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关键件和难加工件的攻关任务,完成了近百项技术攻关,创新达六十余项,解决了数控加工、电子装配、微波组件组装等无数难题。

  “老手艺”搭配新技术,老师傅带领新徒弟,在新老碰撞中张志忠已成为中流砥柱的一代,他已从当年那个迷茫的学徒摇身一变,躬身入局成为传承工匠精神的代言人。匠心需要个人的全力以赴,更需要传承。张志忠懂技术、会创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师傅,他责无旁贷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会尽我所能将我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同徒弟们分享,相互学习、追求共同的成长进步”,这是张志忠铿锵有力的一份承诺,也是他心中匠心传承的准则。由他培养的十余名徒弟,现在大多都在重要的一线岗位,部分徒弟也在全省、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张志忠用多年精益求精的付出助力打造了部门“精工利器、匠心筑基”的名牌;他用诚恳且炽热的匠心风范,一次次挑战并刷新“中国精度”,在精工制造的舞台上诠释了匠人精神,展现出一代代十三所人卓越身姿的缩影,激荡出耀眼璀璨的时代光芒!

打印  |  关闭